为防止洪涝灾害及次生灾害导致的公共卫生风险,严控多种疾病的发生和传染病的暴发流行,最大限度地保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区疾控中心闻“汛”而动,全力保障暴雨后公共卫生安全。
迅速启动应急机制,成立应急工作组。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强化组织领导,周密部署。下设7个工作组,齐头并进,妥善开展防疫工作。
制定实施方案、应急预案、技术指南,明确工作依据。制定了肠道传染病、诺如病毒、霍乱、饮水安全、食品安全等专项技术方案和应急预案,确定了工作思路、实施办法。
分级分类进行培训,掌握工作标准。区疾控中心组织专业科室、业务骨干、流调队员参加市级培训会,紧跟市级工作步骤,握牢工作标准;第一时间先后组织中心内部全体卫生应急队员、辖区医疗机构开展防病工作培训会,将强降雨后公共卫生安全隐患、疫情应急处置、肠道传染病防控、清洁消毒、饮水安全、食品安全等重点内容进行全面培训。
加强应急值守,确保疫情及时处置。合理调配7个工作组,24小时备战,一旦发生暴雨后公共卫生疫情,做到有效组织、高效运转,最大限度减少危害。 深化防病健康知识科普宣传,提高群众防病意识。区疾控中心将积极落实上级部门关于抗汛防疫指示精神,充分发挥疾控队伍传染病监测预警、防控指导和应急处置作用,为辖区百姓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