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抗击埃博拉 我们在援非一线——北京市疾控中心专家窦相峰工作纪实(二)

时间:2014-12-19  来源:  作者:

作为中国援非抗击埃博拉的第四批专家组成员,窦相峰在几内亚的最后一周工作开始了。这周,他的主要工作内容是在大使馆和中国驻几内亚医疗队的帮助下,了解当地各类疫情,跟踪疫情动态、了解救治情况、到“中国港湾,华为,德锐”等驻几中国公司巡查,为华人开展疫情防控知识和健康讲座,确保华人埃博拉零感染。

给国内发送工作信息时,窦相峰还发回一张图片,写道:这是在几内亚的中国公司向大使馆经商处每日零报告埃博拉防控工作,一句“一切正常”,背后是坚守和辛劳。为了在这里的同胞们,我必须努力站好回国前的最后一班岗,必须的!

窦相峰在自己的博客上,继续记录着援非抗埃的点点滴滴,用通俗而幽默的语言为后续的援非人员和当地华人同胞们写着“防病攻略”。今天,我们再摘录一篇《洗手和消毒液重要性》,分享给以后去西非工作或旅行的朋友们。

埃博拉让人们意识到洗手和消毒是那么重要!要知道我们疾控人多年来一直在推广正确洗手法,预防各类传染病。对于预防埃博拉等病原体(能让人不爽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的总称)而言,有三个层次。

第一是远离、不接触;第二是清洗掉;第三是杀灭它。

远离病原体:最高层次预防,但因种种原因,无法实现。针对埃博拉而言,不主动接触病例,不主动接触病人体液和分泌物污染的物品,尽量不去可能存在病例的地区;其他,如疟疾,不去蚊虫多的地方,消灭居室的蚊虫;呼吸道传播的病原体,可以开窗通风,少去人口聚集区域;经口传播的疾病,不饮用生水、不食用生冷,蔬菜水果清洗干净,疾控常科普的知识,在此不赘述。

洗手

清洗(冲洗):流动的水可以冲洗掉病原体,我们最多的时候是用手去触摸病人或可能污染的物品。所以洗手变得很重要。推荐六步洗手法(见图)。

首先,要做好手的护理,尽量避免手上有创口,破损的皮肤是没有保护效果的。其次,洗手的时机,仅仅做到饭前便后洗手时不够的,只要接触到不洁的东西,就应该洗手。再次,用流动水洗手。但水龙头不能随人走,免洗手消毒液就解决了这个问题。最后,别用手摸脸颊、鼻、口,揉眼睛等等。

免洗手消毒液 免洗手消毒液一般含有酒精或者酚类消毒剂,能够在较短时间内杀灭埃博拉等脂溶性病毒和部分细菌。使用时注意:1、使用前应清洁手部,带有泥土或污物消毒效果肯定不好,消毒湿纸巾也是个不错的选择。2、喷洒要足量,湿润整个手部,然后涂抹均匀,等待其自然干,不要擦拭。3、作用时间足够长,一般手消毒液说作用时间30秒,有点短,国内消毒专家认为1分钟会更可靠。

注意:酒精不能长期用于手消毒,应急使用一下效果很好,但酒精脱脂作用明显,反复使用,手部会干涩皲裂。

两种方法杀灭病原体

物理方法:

焚烧,最彻底,但毁东西。

煮沸,时间长也挺彻底,但有些东西不能煮(医院高压灭菌分干热和湿热两种,效果特别好,很专业)。

太阳晒,不是很彻底,但效果也不错的,多说一句,床单、枕头、褥子和被子应该经常晒。

紫外灯用于空气消毒效果好,用于物品消毒因为紫外线穿透力弱效果不好。紫外线很容易被挡住,塑料、树脂、玻璃都是可以的。

化学方法

化学消毒剂种类繁多,最常用的还是含氯制剂和酒精(75%或70%浓度,过高过低都不容易杀灭病原体的)。其他还有碘伏,复合双链季铵盐,酚类等。

含氯制剂价格便宜,量又足,效果又好,是杀菌消毒的不二选择。但含氯制剂属于氧化剂,具有刺激性和腐蚀性的。在对物品消毒时,会对物品有一定的破坏的。

WHO推荐用埃博拉污染物和污染环境推荐0.5%(5000mg/L)有效氯浓度,这个是很高的浓度,家庭中一般不需要的。家庭用于一般消毒可用0.05%(500mg/L)浓度即可。如果用于一般消毒,100mg/L也是可以的。用于衣物、餐具消毒用到250mg/L。

含氯制剂都有刺激性和腐蚀性,对皮肤有损害,用完消毒水后应该用清水马上冲洗干净。这个措施其实很很有效,可以说在埃博拉防控起到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