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市疾控中心开展慢病监测预调查,确保科学性与可行性

时间:2017-06-16  来源:  作者:

  为有效掌握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的发生发展趋势及其规律,科学制定北京市慢性病防治的相关政策和干预策略,并为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我市已于1999年、2002年、2005年、2008年、2011年和2014年连续六次开展北京市成人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工作,今年将开展第七次监测的现场调查。为确保调查问卷的科学性与可行性,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病防治所于2017年6月13日在朝阳区劲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完成了慢病监测的预调查工作。市疾控中心慢病所、朝阳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劲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11名工作人员参与此次预调查。

  预调查开始前,监测工作的负责人、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病防治所所长助理马爱娟向参与本次预调查的全体调查员详细讲解了调查问卷的内容,并强调了完成调查问卷的注意事项。调查问卷包括基本信息、吸烟、饮酒、饮食、身体活动、慢性病患病情况(体重、血压、血糖、血脂等信息)、健康状况、伤害及其危险因素共八个部分,需要调查员熟悉调查内容,掌握调查技巧,才能确保预调查工作的完成质量。现场共对16名居民进行了问卷调查,居民积极配合,每份问卷平均完成时间30~40分钟,符合预先设定的问卷调查时间。预调查结束后,召开现场调查总结会,针对调查问卷的每一部分进行讨论,反复推敲,确保问题设置合理,语言表述通俗易懂,跳转无误等。通过激烈讨论,对存在的问题及时修改,确保了调查问卷的科学性与可行性。

  本次预调查工作确认了慢病监测调查问卷内容的合理性,验证了问卷条目间的逻辑性,完善了语言表达的易懂性,为现场调查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