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年素养报告简介

时间:2020-08-31  来源:  作者:

开展城乡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监测工作,既是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评价《健康北京2030规划纲要》《健康北京行动(2020-2030年)》实施的有效手段。2012年,北京市建立了城乡居民健康素养监测体系,由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健康教育所统筹,定期开展健康素养监测工作。

第二次北京市城乡居民健康素养监测于2015年5~8月进行,调查涉及全市16个区,100个街道/乡镇,300个居/村委会。调查采用全国统一的监测问卷和调查分析方法,调查结果与国家和国内其他城市具有可比性。本报告不仅就2015年北京市城乡居民健康素养调查方法、调查内容、调查结果给出了详细的描述,同时,就重要结果和2012年第一次进行了比较和分析,同时,对结果产生变化的原因进行了翔实的分析。监测报告不仅科学评价了我市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效果,也为进一步开展全市性的健康素养推广行动提供了依据。

本次监测的主要结果如下:

1.北京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持续提升:2018年北京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为32.3%,较2015年的28.0%增长4.3个百分点,较2012年24.7%增长7.6个百分点。

2.城乡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仍有差距:2018年北京市城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为33.8%,农村居民为23.3%,与2015年相比均提高了4.3个百分点,但城乡之间健康素养水平依然存在较大差距,相差10.5个百分点。

3.从健康素养三个维度上看,基本知识和理念素养最高:本次调查中,基本知识和理念素养为47.0%,基本健康技能素养39.5%,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31.7%。与2015年相比,知识和理念素养水平提高了14.9个百分点,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水平提高了6.9个百分点,基本健康技能素养持平。

4.从健康素养包含的六类公共卫生问题素养分析,安全与急救素养水平最高:在健康素养的六类公共卫生问题素养中,水平由高到低依次为,安全与急救素养67.7%、科学健康观素养62.1%、传染病防治素养47.7%、慢性病防治素养37.1%、健康信息素养32.8%和基本医疗素养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