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烟示范单位的创建主要分为五个阶段,即:准备、启动、实施、评估和巩固提高阶段。
一、准备阶段
准备阶段需要对单位领导和职工进行控烟项目的宣传和动员。评估单位在控烟工作的组织、制度和环境方面的现况,了解职工吸烟和二手烟暴露状况,并且制定工作计划。
1、宣传动员
在单位内部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和动员工作,提高创建控烟示范单位的认识,获得对此项工作的广泛支持。
2、前期评估
(1)查阅单位控烟相关工作档案,了解已有的工作基础;
(2)推荐使用《北京市控烟示范单位考核评估表》来评估单位的控烟工作现况;
(3)采用职工座谈等形式了解职工对控烟示范单位建设的态度和控烟工作的需求情况;
(4)推荐使用《北京市集体单位职工吸烟情况调查表》对职工进行问卷调查,了解职工吸烟现状、二手烟暴露、烟草危害知识和《条例》知晓情况。
3、制定工作计划
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
(1)创建工作背景。包括前期评估结果、创建控烟示范单位工作的必要性和意义。
(2)项目目标和工作要求。可参照《北京市控烟示范单位标准》,并结合本单位具体情况确定工作目标和工作要求。
(3)组织机构。包括领导小组和工作组成员及职责。
(4)制定控烟工作规章制度。参照工作要求制定本单位的控烟工作规章、奖惩及巡查制度。
控烟工作规章制度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² 明确指出本单位的禁烟区域。
² 对单位职工和外部来访者的要求和限定。
² 单位内部拒绝烟草制品销售、广告和赞助。
² 机关和单位禁烟区域不摆放烟具。
² 明确奖惩制度。
² 明确各部门职责,明确控烟监督管理员的责任。
² 公布单位内部的监督电话。
² 提供单位外部和内部的戒烟帮助信息。
² 控烟制度开始执行的时间,具体负责的部门。
(5)具体实施。实施过程,包括启动、宣传培训、环境建设、提供戒烟帮助和监督巡查等方面。
(6)评估总结。根据前期确立的目标和工作要求对项目进行评估和总结。
二、启动阶段
通过各种途径动员职工开展创建工作。可采取以下措施:
1、召开全体职工大会,让职工知晓控烟示范单位创建活动正式启动,并公布本单位的无烟规定。
2、通过单位内部的通讯手段(如群发邮件、单位报纸杂志的宣传、工作场所内的宣传栏及电子屏幕等),向全体职工宣布创建活动实施的通知,并附单位无烟政策和计划开展的活动等。
3、通过各种形式宣传单位的无烟政策、奖惩措施,促进全体职工知晓和了解。
三、实施阶段
1、无烟环境布置
依据《关于印发〈北京市禁止吸烟标识制作标准与张贴规范〉的通知》(京爱卫发〔2015〕11号),设置禁止吸烟标识和举报投诉电话,并可根据单位文化进行创新。
需要布置的重点区域包括:
(1)整个机构的入口处。
(2)工作场所入口处、访客登记处等。
(3)工作场所内一些重点区域如男卫生间、茶水间、司机班、楼梯间等。
(4)非室内外全面禁烟的机构在室外可设置吸烟区(设置标准参见工具包部分),吸烟区可设置一处或多处。在室内禁烟区域应设置明显的吸烟区引导标识。
2、按照计划开展宣传培训
(1)宣传形式。可通过讲座咨询、发放电子邮件、宣传栏、内部期刊、单位日历上印制烟草危害及《条例》相关内容的知识和技能要点进行宣传。
(2)培训应该有针对性。对全体职工、监督员和控烟工作小组成员可以开展不同侧重的培训,赋予执行控烟示范单位规章制度的人员相应的职责,并通过培训提高执行规章的技巧。在聘用新职工时,要加强控烟培训,特别要告知本单位的控烟规定及本单位为控烟示范单位。
培训对象 |
培训内容 |
培训目的 |
全体员工 |
1、吸烟和二手烟暴露的危害、控烟示范单位创建的健康益处。 2、《条例》重点内容和控烟示范单位规章制度。 |
1、了解吸烟和二手烟的危害。 2、熟悉《条例》重点内容和单位控烟规章制度。 |
控烟监督管理员 |
1、《条例》重点内容和控烟示范单位规章制度。 2、控烟提醒、引导和劝阻技巧。 |
1、掌握单位控烟规章制度,并具备按照制度进行控烟监督管理的能力。 2、 掌握控烟引导和劝阻技巧。 |
3、提供戒烟帮助
单位可根据自身情况向职工提供戒烟帮助,主要内容及形式如下:
(1)提供戒烟宣传及戒烟服务资讯信息。如向吸烟者介绍戒烟的益处,向希望戒烟的吸烟者家属提供自助戒烟帮助、戒烟门诊和戒烟热线等内容的宣传材料。
(2)对戒烟者予以政策及环境方面的支持。如制定戒烟方面的奖励政策或规定,开展无烟办公环境评比等。
(3)举办戒烟沙龙等活动,促进单位吸烟职工戒烟。
4、开展特色活动
以《条例》为核心,创建单位以控烟组织建设、制度建设、环境建设、戒烟服务等为主题,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
5、定期监督检查,及时改进
按照单位的控烟规章制度,明确不同岗位和职责的员工的控烟职责。控烟监督管理员可每日、每周进行监督和巡查。控烟工作组根据具体情况开展控烟检查,并将监督巡查和检查的情况及时向管理层汇报和职工通报。
在监督、检查和巡查过程中,如出现问题,应及时向部门和个人反馈,要求及时改进。
四、评估阶段
了解控烟示范单位工作计划的完成情况,评价创建效果,总结经验。
1.过程评估指标:
(1)是否有工作计划,是否完成计划内容。
(2)控烟监督管理员的设置及工作情况。
(3)培训人次数,考核情况。
(4)单位开展的控烟活动的次数、形式、内容、参与人数和效果。
(5)监督、巡查和检查的结果。
2、效果评估指标:
(1)是否达到控烟示范单位的标准。
(2)职工对控烟条例、单位控烟规章制度、烟草危害和戒烟帮助的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
(3)职工对控烟示范单位创建的满意度。
五、巩固提高阶段
保持控烟示范单位创建的效果,使无烟单位工作常态化。在做好本单位控烟工作的同时,发挥单位的控烟示范作用。
1、巩固控烟成果
(1)将控烟工作列入单位每年的年度工作计划,定期进行控烟宣传教育活动,并将控烟工作内容纳入新职工培训、消防安全培训中。
(2)将控烟制度列入办公流程,并作为工作内容进行年度总结汇报。
(3)定期对单位进行控烟大检查和评估,根据《北京市控烟示范单位考核评估表》评估单位是否达到标准。
2、提高工作水平,起到示范作用
(1)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通过学习,经验交流等形式,提升工作水平。
(2)引领和指导全市其他单位共同创建无烟单位,起到模范带头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