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21-22日,第十届中国青少年控烟会议及控烟志愿者联盟活动在贵阳胜利召开,此次活动由中国控制吸烟协会青少年控烟专业委员会、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控烟办公室、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中国学校卫生杂志社共同主办,北京健康教育协会、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贵州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共同承办,由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国家卫生计生委宣传司、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共青团中央维护青少年权益部、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处、中国健康教育中心指导。来自全国各地的卫生、教育部门、大中学校的领导、专家和控烟志愿者们参加了会议,研究和探讨青少年的健康与控烟问题。
开幕式由中国控烟协会青少年控烟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市疾控中心副主任曾晓芃主持。
邓瑛 北京市疾控中心主任、北京健康教育协会常务副会长
主办单位代表北京市疾控中心主任、北京健康教育协会常务副会长邓瑛指出,我国现有在校小学生1.7亿,中学和职高生近1个亿,在校大学生2300万,教育数量和规模都是世界之最。我国青少年吸烟率6.9%,尝试吸烟率19.9%,其特点一是呈低龄化趋势,二是农村高于城市,三是青年女性吸烟率有升高的趋势,全国青少年二手烟暴露率为72.9%。说明目前学生控烟形势依然严峻。
会上,国家卫生计生委宣传司司长毛群安在大会发言,自2003年WHO第56届世界卫生大会通过《WHO烟草控制框架公约》以来,我国的控烟履约工作取得了明显进展。政府各部门积极出台相关政策和开展创建无烟单位、无烟办公大楼活动。新修订的《广告法》全面禁止了烟草广告。为了避免烟草烟雾危害,目前,全国已有18个城市颁发了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的地方性法规,已覆盖了全国10%的人口,尤其是北京,深圳,上海等城市实现了全面禁烟。他强调,今后控烟的重点要把减少青少年烟民作为控烟的重点。因为只有吸烟的青少年人数减少了,整个烟民队伍的数量才能减少。按照《“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要求:到2030年,15岁以上人群吸烟率降低到20%。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基础,是全面提升中华民族健康素质、实现人民健康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国家战略。
北京健康教育协会会长金大鹏出席会议
北京健康教育协会秘书长、北京市疾控中心健康教育所所长刘秀荣为大会做主题报告
北京健康教育协会会长金大鹏为中国青少年控烟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颁奖,北京市第八中学等60个单位获得“中国青少年控烟先进单位奖”,阿米等84位个人获得“中国青少年控烟贡献奖”。
会上,全国青少年控烟志愿者代表宣读了“全国青少年控烟志愿者宣言”(简称“贵州宣言”),宣言中倡导“不吸烟 我健康 我时尚”科学观,远离烟草,推动无烟校园,呼吁更多的青少年加入控烟志愿者队伍,积极参与社会控烟,做不吸烟的新一代"。
宣言倡导青少年做到:
一、坚决远离烟草,拒吸第一支烟,不尝试吸烟, 做不吸烟的新一代;追求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和习惯,树立“不吸烟、我健康、我时尚”的科学理念;
二、我要无烟环境,呼吁公共场所全面禁烟,被吸烟,我不干;
三、积极参加创建无烟校园的活动。主动帮助身边吸烟的老师、同学戒烟,营造清新、健康、和谐、无烟的校园环境;
四、积极劝说家人戒烟,阻止在家里吸烟,实现家庭无烟环境;
五、积极参与社会控烟活动,模范遵守公共 场所禁烟规定,做好控烟志愿者,大力宣传烟草危害。
国家卫生计生委宣传司司长毛群安、北京健康教育协会会长金大鹏和同学们共同启动了全国大中学生控烟志愿者联盟活动。会上通过了5月份最后一周的周日作为全国青少年控烟志愿者统一活动日。贵州、北京、上海、江苏、新疆等省市纷纷表示,将大力发展青少年控烟志愿者队伍,让他们积极参与控烟行动,并介绍了明年世界无烟日开展控烟志愿者活动的意见。
两天紧锣密鼓的日程安排,来自两岸三地的专家、学者和青少年控烟的实践者,分享经验,交流思想,碰撞新的火花。在与会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本次会议取得圆满成功,更是开创了青少年控烟工作“众人划桨开大船”的良好发展局面。